师资介绍
路杰老师

路杰

【老师介绍】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主要课程】 《领导危机管理》《企业领袖必备的九点领导力》《毛泽东领导艺术》《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
【咨询电话】 13911448898 (同微信)谷老师

路杰: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一、深入理解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一)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这里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智慧和力量的关系。智慧和力量的基本矛盾是:有力量没智慧,有智慧没力量。近代中国衰败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第一次创造性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了磅礴力量。我们今天所说的治理现代化,就是通过革命实现的现代化,并一脉相承走到今天。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性地统一起来,凝聚起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唯有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长征“血与火的考验”和“勇于自我革命”。那么,“勇于自我革命”与“凝聚磅礴之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有三个小的环节需要跟大家交代清楚:一是坚决打掉自私自利的小我,勇于自我革命;二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三是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性地统一起来,形成我们党卓越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治理现代化的渊源。对于初心,我们不能只做单纯的时间上的理解。我认为,初心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能力,特别是政治领导力。因为我们党经历了长征血与火的考验,勇于自我革命,所以我们党促成了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性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凝聚了磅礴力量,第一次把握住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的决定性环节和基本规律。当然,初心也包括我们党探索革命成功的方向、道路和规律。这是对初心的全面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要坚持的治理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和背景。

(二)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与传统的统治、管理不同的是,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是当家作主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什么是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就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性统一,智慧促进力量,力量促进智慧,二者凝聚起来。

那么,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性统一是怎样促成和实现的?就是通过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治理现代化是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性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二、党的领导是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既是党的领导权,又是党的领导力。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开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来自于党勇于自我革命、凝聚磅礴力量所取得的决定性成功。党的领导的这个特性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各方面。

(一)跳出来看问题

在涉及战略全局方向的问题上,我们党特别是我们党的杰出领导人,能够跳出来看问题,不断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大方向。

首先,毛泽东同志发现了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主力军,这是毛泽东同志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大方向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特点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将知识分子与产业工人相结合。但是在1919年,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并不高,产业工人也非常少,到哪里寻找革命的同盟军就是一个大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二篇文章就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际上,毛泽东同志最初也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革命的主力军、同盟军,也经历了困惑、探索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我这回到湖南,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从一月四日起至二月五日止,共三十二天,在乡下,在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想这些情形,很多地方都有。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由此,毛泽东同志发现农民可以作为革命的同盟军和主力军,并找到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我们要反对那些所谓‘痞子运动’、‘惰农运动’的反革命议论,尤其要注意不可做出帮助土豪劣绅打击贫农阶级的错误行动。事实上,贫农领袖中,从前虽有些确是有缺点的,但是现在多数都变好了。”“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完全没有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每个革命的同志,都不应该跟着瞎说。”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因为毛泽东同志是革命家,也是诗人,具有这种浪漫情怀,但是我们都知道,《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同志给党中央写的调研报告。那么,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这时的情绪如此激动?我个人的观点是,在毛泽东同志深入农村与农民接触之前,并没有发现农民可以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同盟军,但是当他到了田间地头跟农民接触以后,发现农民可以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同盟军,因此情绪很激动。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毛泽东同志具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迅速建立健全各方面制度。

总的来看,我们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要有战略眼光、战略高度和战略思维。

(二)跳出来回头看

党的领导力的第二个大的优势:不但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而且要善于跳出来回头看。

既跳出来,又回头看,既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但是这样一来,就容易找到对立面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并在结合点上果断及时决策、决断,这样就容易实现“1+1>2”、总体效益最大化,这是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根本特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既善于跳出来看问题,也善于跳出来回头看,但总的来看,他善于跳出来看问题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非常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但有革命的理想主义,还有务实的现实主义。邓小平同志既善于跳出来,又善于回头看,善于找到各方面矛盾冲突的共同点、结合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保持战略定力

我认为,社会主义是“体”,经济上的效率、效益是“用”。古今中外的钱币,特别是硬币,都有两面——表示价值判断的象征和表示工具的理性,这两个方面就是体用结合。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强调社会主义这个“体”,也要强调经济领域中的功能、功用、效率、效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发展中探索出来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一传统上认为最对立的两极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党的领导是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我们既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也要善于跳出来回头看,把各方面的困难复杂敏感的问题治理好。

三、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一)善于“转”和“化”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第一个建议,我把它概括为两个字——转、化,也就是要善于转、善于化。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优势,我们要发挥制度优势,实现有效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最根本的环节就是“转”和“化”,我们要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共同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里面来的。社会主义的“体”是无论如何不能违背、不能放弃、不能背离的,同时还要有效益、效率、效能。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好“转”与“化”。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那么,怎样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善于从矛盾里面跳出来,又要善于回头看,找到各方面矛盾的结合点,在治理过程中,不要让各方面矛盾发生冲突,要把各个方面“转”起来,再把它“化”掉。“化”成什么?就是要“化”为治理的效能和效力。

(二)做好耐心细致深入的经常工作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第二个建议,就是要善于做好耐心的、细致的、深入的、经常的、默默无闻的工作。

我们强调的是城市基层治理,就要从轰轰烈烈到做好耐心细致深入的经常工作。我们要沉得下去,善于做默默无闻的工作。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做城市基层治理,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工作,都是平平淡淡的日常工作,但是我们要在平淡之中见真情,在小事里面把握住那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

关注细节的困难在于,跳出来看问题,做决策决断,在心理上、在历史上是大开大合、轰轰烈烈的,而越是习惯了大开大合、轰轰烈烈,就越是不容易转向默默无闻、耐心细致。那么,怎样才能转化为默默无闻地工作?就是既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又要善于回头看,找到矛盾冲突的共同点、结合点,在这一点上下决心,从而实现各方面工作的转型。同时,还要把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坚持下去,做深、做透、做长、做久,从而实现做好、做大、做强。

今天我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要深入理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意义、深刻内涵,治理现代化绝不是简单的借鉴和照抄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现代化是发源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第二,强调了党的领导是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着重把握两个方面,既要善于跳出来,也要善于回头看,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第三,给大家提供了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两点建议:一是既要善于跳出来看问题,又要善于跳出来回头看,从而更好地转化矛盾;二是做好耐心细致深入的经常工作,特别是把握好怎样从轰轰烈烈到默默无闻工作的转变。关于“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还有许多内容,今天我们主要聚焦、落实在这三个问题上。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管理前沿

邀请老师授课申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