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介绍
李清泉老师

李清泉

【老师介绍】 博士,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百家讲坛当红主讲人
【主要课程】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 《学国学、用国学》 《道德经与道家智慧》 《学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 《中国传统文...
【咨询电话】 13911448898 (同微信)谷老师

传承国学,弘扬中华文明

对中国人来说,国学一词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其一知半解,不甚了了,这对泱泱中华的优秀文化来说实属遗憾。尤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了解国学、传承国学、共建中华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与责任。

  国学的前世今生

  国学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国文化与学术诸多方面。说起如何定义国学、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到现在仍尚未达成共识。在当代中国比较正式的官方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更多地将其表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历史上看,最早将“国”与“学”建立关联的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教育学的专著—《学记》。据其记载,“国学”二字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含义是以国家名义举办的学校。这种理解显然与我们今天想表达的国学意义相去甚远,但是,它至少告诉我们,国学的内容应该体现国家的意志,必须是有利于塑造国民,提升国民的家国情怀与文化素养。

  其实国学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朝中后期以后,在西学东进,东学渐衰的社会背景下,一些精英人士为了保护中国文脉,守住中华文明特质而提出的、与西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如果站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基点上来定义国学,从广义上来讲,国学乃中华之学,是中华文明创造的所有知识体系的综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来说,国学即中华文化中关于立德、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学。

  国学并非曲高和寡

  国学给人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从来就不会脱离社会,而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时刻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用今天的话来讲,具有某种“基因”特质,即磨不掉,又离不开。

  比如,我们常讲“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这八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导向,时代不同,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却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

  举例来说,“信”,即诚信。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信用都不讲了,别的品德就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说,今天社会上兴起一股“抓老赖”的热潮,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些不守信的行为污染了整个社会环境;从世界范围看,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也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耻”,即指人要有羞耻之心,必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在历史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国有道,贫,耻也;国无道,富,耻也。”意思是讲,国家兴旺发达,你却活得很贫困,充满牢骚和抱怨,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一个人应该积极去工作,用双手去创造财富,追求幸福;如果国家山河破碎,一个人却活得很富裕,悠哉悠哉,自鸣得意,也是很耻辱的事,一方面说明你在发国难财,另一方面,说明你没有家国情怀,只图个人享乐。

  站在一种更系统的角度来看,国学是提升国民品德的一种有效路径。国学的基本精神就是立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是通过改造人,进而改造世界。一个人只有构筑起私德的底线,才有可能拥有公德。明代大儒王阳明就讲,“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山中的贼再凶狠,只要下决心,一定可以清除,而心中之贼,是指一个人的享乐心、贪婪心、利已心,它是无形的,却又时时刻刻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因此,通过学习国学,能把人的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灵魂深处增加“致良知”的自觉性和慎独精神。

  国学也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有力精神支撑。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有了共同的文化及由其产生的价值基础,人与人的灵魂就更易接近。分裂一个民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割裂它的文化,遗忘它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战乱和分裂,但最终都能够回归一统,这与秦朝当年的文化统一是分不开的。所以,面对未来,无论社会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国际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华民族只有不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才能够风雨同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学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源动力。当年,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通过自强不息的精神生存下来,并且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明和辉煌的农业文明。后来,因为对世界认知模式的不同,我们没有沿着现代科学的方向去认识世界,遭受了种种苦难。觉悟之后,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更加科学的人类发展道路,面对未来,中华民族必须坚定创新和自强的理念。中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文化导向,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将会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对这一点,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有认同感。

  “国学热”需冷静看

  如今,“国学热”出现已有20多年了。中共十八大之前,“国学热”主要体现在民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突然发现自身幸福感似乎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于是,人们希望寻找到一片“芳草地”来寄托情怀,国学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而十八大之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为官方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来推动。这是提升全民族道德水平,打造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一次思想领域的重要布局。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各样弘扬国学的形式都出现了。比如继大众纷纷点赞的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赛》,一些大学陆续成立“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中小学教材中增加国学内容等等。这些形式对形成弘扬国学的氛围是有帮助的,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学习国学需求愈加旺盛的情况下,一些以谋利为目的的组织也一哄而起,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我们个人也应该提升鉴别力,以防上当受骗。

  不可否认,很多有识之士以及正规机构都有弘扬国学的善意与决心。要想弘扬好国学,关键在两点:一是国家应出版一些标准教材,使大众提升基本素养,具备鉴别能力;二是建立国学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防止某些人读了几本书,有了点个人看法,便以“大师”自居,招摇过市。

  复兴国学助力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和文明,除去笼罩在中华民族上空的“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加强学习,只有进行系统地学习,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也可以更好地剔除糟粕。那么,如何使中华文化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无非是以学促行,以行带学。

  首先,要将国学内容更好地植入教育和培训的各个环节,真正用优秀的文化来培养人和塑造人。改造一个社会,最好的路径莫过于改造教育。现在各类教材中,虽然零散地分布着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某些培训班也加入了相关的课程,但是,总体感觉是杂乱的,要么过于实用,要么过于功利,对经典的解读缺乏有效的引导。

  其次,要通过弘扬正气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华文化的主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宣传忠于国家、讲求诚信、敢于担当等优秀个人和团队时,要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挂钩,增加其品德的厚重感和历史感。当然,对那些违背中华文化基本价值精神的反面案例,也要敢于剖析,形成一种“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必须让一个社会懂得分辨美丑善恶。“行胜于言”,人人都自觉信守良知与美德,这是对文化最有效的传承。

  在世界舞台发声

  站在新时代的基点上,我们的文明必须要发出声音,我们的文化必须要重新焕发活力。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标志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而是文化与文明的世界认同感。

  来到陕西咸阳的乾陵前,我们仿佛看到无数穿着奇装异服的各国使节,带着朝圣的目光来到世界上最繁荣的长安城,他们目睹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从科学技术,到辉煌的建筑;从服装服饰,到温文尔雅的生活状态—这就是盛唐。所以,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要增加文化的自信,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输出力度,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正的中华文明。

  立足于时代的需求,如何让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文化中心?首先,每位中国人都要成为优秀的中华文化践行者和代言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工作、学习或者旅行。身在国外,便代表着一个国家,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形态。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对树立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行为乖张,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和文化形象。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比如中国的民族音乐,无论其韵律,乐器,服装,以及表现的手法,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西方音乐同台展示,互补有无。2017年,在美国华盛顿的艺术大厅举行了一场四川民族乐团的演奏,古筝的静美、古琴的悠远、竖琴的灵秀、笛声的悠扬,再加上艺术家身上那艳丽的旗袍和柔美的音乐表现手法,可谓惊艳全场。作为一个中国人,站立其间,自豪感倍增。再比如武术、美术、服装、餐饮等等,这里面都有中华文化的大哲学。

  最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的标识与形象也十分重要。纵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服和独特的仪式,看到这些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国家,及其历史与文明。比如在英国,卫兵穿上中世纪的军服,骑着马来欢迎嘉宾成为最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被称作“服装上国,礼仪之邦”,我们应该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创造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标识,增加文化的仪式感和尊严感。比如,某些学校在学生毕业时专门定制了汉服,使整个毕业仪式极具中华味道。在一些重大外事场合,我们也可创新自己的外交仪式,使“礼仪之邦”的历史底蕴得到更大程度地彰显。

老师其他课程

管理前沿

邀请老师授课申请

1
2
3